首页 > 我们的业务 > 空分
返回上一级
最近遇到这几种虫子绝对不能用手拍
时间: 2024-06-26 04:09:56 |   作者: 空分

  夏天,又到了虫子集体出没的季节,看到虫子落到身上,很多朋友忍住尖叫,下意识就想把虫子拍死。

  然而,有些虫子真的不能乱拍,轻则引起皮肤红肿瘙痒,重则导致皮炎、过敏,甚至毁容……

  隐翅虫是一类形似长蚂蚁的小甲虫。在我国能引发皮炎的主要有 3 种,最常见的是梭毒隐翅虫。它们分布广泛,在夏季湿热的天气最容易出现,夜晚家里的灯光也会吸引它们不请自来。

  其实它们并不会主动咬人,能引起人过敏反应的,是它们体内的毒隐翅虫素。毒隐翅虫素是一种强酸性的接触性毒素,如果接触到皮肤,就会引起皮炎,令人产生瘙痒、刺痛和灼烧感,皮肤上会出现线性的红斑、水泡或者脓包,等消退以后还容易结痂和留疤。

  如果不小心拍死,毒液沾到皮肤上,应当尽快用流水冲洗伤口。如若引发皮炎感觉不适,尽快就医。

  夏季去郊野长时间活动时,穿着长袖上衣、长裤和包住脚的鞋子,减少皮肤暴露。

  夜间避免在户外有灯光的草丛周围活动。在家注意关闭门窗,以防隐翅虫趋光飞入家中。

  蜱虫,虫子中的「吸血鬼」,体型通常在 2~10 毫米,由颚体和躯体两部分所组成。颚体在身体最前方,又叫假头,上面长着倒刺,可以扎到动物的皮肤里吸血;躯体呈椭圆形,成虫有 4 对足,常常在草丛爬行活动,俗称草爬子。

  蜱虫比毒隐翅虫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不但吸血,还会传播森林脑炎、出血热、莱姆病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可怕的疾病,蜱虫在身体停留时间越久,感染疾病的风险越高。严重时患者会发热、多器官衰竭而死。

  如果发现有蜱虫上身,绝对不能随便拍打,以免蜱虫的假头断在皮肤里拔不出来。如果假头残留在皮肤,或者蜱虫在体内的时间停留太长,就得去医院手术切除一小块肉了。

  用酒精、甘油、汽油、煤油或凡士林滴在蜱虫身体上使其窒息,然后用镊子尖端夹紧蜱虫的假头部位,缓慢、平稳地垂直向上拔。

  如若假头不慎拔断,或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,须第一时间去医院处理。剩下的蜱虫身体也别忘记带上,以便于医生确认。

  穿浅色衣物,蜱虫上身时容易发现。将上衣扎进裤子里,袜子扎进裤脚里,领口、袖口也都扎紧。

  避免在草丛坐卧停留,每隔两小时检查一次全身,尤其是颈部、耳后、腋窝、大腿内侧、腹股沟等位置。

  全身喷洒含有避蚊胺、派卡瑞丁或其他趋避成分的驱蚊水(一样能趋避蜱虫)。

  每年夏天也是各种蛾类的毛毛虫多发的季节,密集恐惧的朋友看着就浑身起鸡皮疙瘩。

  其中以毒蛾亚科的幼虫最为麻烦。毒蛾幼虫背上长着成对的、带毒腺的瘤突,瘤突上长着很多根细长中空的毒针毛,有的种类全身多达上百万根毒针毛。

  当毒针毛接触到人的皮肤时尖端就会折断,溢出毒液,引起皮肤红肿和瘙痒,严重时还会引发毛虫皮炎、血管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。

  有人会觉得奇怪,明明没有毒蛾幼虫落到身上,皮肤也会突然红肿发痒。这是因为毒蛾幼虫的毒针毛数量多又极易脱落,毒针毛落到身上也会引起类似的症状。所以,如果毒蛾幼虫落到身上千万别乱拍,以免更多的毒针毛脱落扎进皮肤。

  毒蛾幼虫掉落在皮肤上,用树叶轻轻引导其爬上去,再将树叶连同毒蛾一起扔掉。

  如果毒毛已经刺进皮肤引起红肿瘙痒,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贴在患处,一点点黏去毒毛,多重复几次,再用流水冲洗皮肤。

  广义的胡蜂是胡蜂科5000种蜂类的统称,这里特指胡蜂亚科和马蜂亚科这些群居性的种类,它们数量多,分布广,腹部末端有连接毒腺的螫针,攻击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强。

  但也不必过度紧张,通常来说,它们并不会主动攻击人,多数被蜂螫的人都是不小心触碰到了蜂或蜂巢。

  这些胡蜂的外观一般是黄黑相间或者红黑相间。如果被胡蜂蛰了绝对不能胡乱拍打,胡蜂在螫人后会释放报警信息素通知其他同伴,此时再拍打,会加速报警信息素的传播,引来更多蜂。而且胡蜂与蜜蜂不同,螫针可以连续多次攻击,拍打也会激怒它们。

  胡蜂毒的主要成分是一些胺、多肽、酶和其他的蛋白,这些成分可以引发过敏反应,轻则让人皮肤感觉疼痛肿胀,重则呼吸困难、恶心呕吐,最严重时会引发过敏性休克、肝肾损伤,影响神经和心血管系统,危及生命。

  不同人被叮咬后的反应不同,对胡蜂毒过敏的人,如若再次被胡蜂叮咬,过敏反应会更加强烈,这类人群需要重点防护。

  如果遇到几只胡蜂围着头部打转,可能是巡逻蜂在侦查「敌情」。此时切勿惊慌发出声音或者拍打。做个「木头人」,屏住呼吸不动,等待它们离开。

  如果已经被蜂螫了,最好包住头部只露两眼,屏住呼吸、大步往上风口快步走逃离现场。不要拍打、奔跑,也不要原地不动。留意自己被螫伤的部位和身体变化,有任何不适症状第一时间去医院。

  夏秋季去户外活动宜穿表面十分光滑、浅色的长袖上衣、长裤,戴帽子。亮黄色、表面粗糙的深色毛料和皮革材质的衣物都要避免穿着,也不要喷香水,以免「招蜂」。

  行走时注意仔细观察周围环境,不要触碰到树枝和灌木上的蜂巢,脚下也要注意。山野的垃圾场、野餐区、果园区同样是需要重点防范的地区。

  看见蜂或蜂巢保持镇定,绝对不能主动去拍打。在小范围看到多只胡蜂也需提高警惕,迅速离开。

  红火蚁是地栖性蚂蚁,喜欢温暖潮湿有太阳的开阔环境,巢就在地面上,看起来是一个蜂窝状小土堆,上面有一些小孔。如果看到类似图上这样的巢,就要及时走开,不要在附近活动。

  并不是红色的蚂蚁都是红火蚁,红火蚁体长 3~10 毫米,体色棕红,腹部末端发黑,腹部前方膨大的两节看起来像两个糖葫芦串在一起。

  红火蚁的腹部末端有连接毒腺的螫针,可以连续刺入人的皮肤释放毒液,毒性成分主要是水溶性的毒蛋白和生物碱。被红火蚁叮咬会感觉像火烧一样灼痛,起水泡。与胡蜂毒的部分成分类似,红火蚁的毒蛋白也会引发一些人的过敏反应。遇到红火蚁爬上身建议还是不要乱拍,以免它们受惊主动攻击,可以轻轻将其拂去或吹走。

  恙螨是一类小螨虫,朱红色,体长只有 0.2~2 毫米,生活在森林、草原、灌木丛等环境,有些会传播。

  恙螨生活史复杂,会叮人的是恙螨的幼虫,大小不到 1 毫米,如果看到身上有最好别拍,小心移除即可。

  被不携带病原体的恙螨叮咬,最多是引发恙螨皮炎,引起皮肤瘙痒。但是如果被携带了东方体的恙螨叮咬,就可能会引发。

 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,潜伏期为 10~14 天,症状发作时患者出现皮疹、发热、怕冷、打寒战、全身酸痛、淋巴结与肝脾肿大等症状。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患处会结焦痂。焦痂边缘隆起、外围是红晕的溃疡、中央结成黑痂。痂皮脱落后会形成火山口一样的凹陷面。遇到这一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!

  不在草丛环境坐卧,每隔一段时间检查全身,尤其是耳后、颈部、腋窝、肘窝、腹股沟、外生殖器等皮肤较薄嫩有褶皱的位置。

  ● 夏季在野外长时间活动时,穿着长袖上衣、长裤和包住脚的鞋子,减少皮肤暴露;

  [2]刘昌利,余茂耘,赵群,黄林.梭毒隐翅虫生物学特性与隐翅虫皮炎的观察研究[J].中国林副特产,2004(5):24-26.

  [3]郑发科.毒隐翅虫研究进展 2 毒素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[J].四川师范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1989,10(1):17-23.

  [6]邓国藩,1978, 中国经济昆虫志,第 15 册,蜱总科. 北京:科学出版社

  [7]邓国藩,姜在阶,1991,中国经济昆虫志,第三十九册,蜱螨亚纲,硬蜱科.北京:科学出版社.

  [9]赵仲苓, 2003.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三十卷 鳞翅目 毒蛾科 . 北京: 科学出版社

  [12]韩方岸,胡云,李世荣,张联恒.茶毛虫生态特性及人群皮炎暴发的观察[J].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,2005,18(5):378-381.

  [13]李铁生.膜翅目:胡蜂总科.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册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85.

  [14]崔俊,张跃宁,李幸辉,张雅林,王培新,李有忠,李孟楼.中国袭人胡蜂防治研究进展[J].西北林学院学报,2007,22(2):111-114.

  [15]王兴旺,李涛,卓志航,邓忠彬,杨伟,杨春平.浅析胡蜂的资源价值及危害[J].四川林业科技,2015,36(2):42-47.

  [16]何亚楠,赵海荣,杨志斌,许忻,刘磊,巫秀美,肖怀.胡蜂毒素成分和资源价值的研究概况[J].中国民族民间医药,2017,26(20):68-72.

  [19]刘晓燕,吕利华,冯夏,陈焕瑜,周小毛,张德雍,黄华,何余容.红火蚁生物防治研究进展[J].广东农业科学,2006,33(5):18-23.

  [21]肖康寿,梁康斌,李玉,朱日秀,梁结红,詹宇莲,刘付恩,樊翌明.红火蚁蜇伤调查报告[J].中华皮肤科杂志,2006,39(7):415-416.

  [24]吕艳. 中国西南地区地里纤恙螨等重要恙螨分布规律研究[D]. 贵阳: 贵州大学, 2021: 1-127.

关注ag8亚洲集团集团
获得更多资讯